本文作者:admin

电脑主板天梯图有吗?

芯岁网络 2025-01-16 18:02 0 0条评论

一、电脑主板天梯图有吗?

我在去年写了一篇《花钱花在刀刃上 2022年主板CPU应该怎么选》,收获了几千的评论/收藏和好评。当然现在已经是2023年,intel平台已经更新到13代,主板也更新到B760/Z790,我在这里将intel平台的主板/CPU推荐再重新更新一次,告诉大家怎么买是最为合理,也会顺带说下对应的内存/散热器的基本选择原则是什么。

CPU的选择

我还是分为主流i3/i5和高端i7/i9组进行对比,罗列出最为干活的核心性能指标和散片价格(2023年2月统计,虽然价格会有一定浮动,但相对差价会比较稳定),具体的价格对比我主要以不带核显的F为主,同时我也会罗列带UHD核显的价格作为参考。

i3/i5主流组

  • 先从低开始,13100和13100F现在散片价格在7xx和9xx,相比12100 5xx/6xx要贵太多,并且都为4个核心,现在价格购买意义不大,对于价格极度敏感的i3用户还是推荐12100/12100F。
  • i5组别有12400/12490F/13400/12600K/13600K几个主流型号。我先说明一点,目前的intel 13代i5不带K还是12代的Adler-Lake架构,而不是13代的Raptor Lake,单个核心L2缓存依然为1.25MB,L3缓存的频率依然是3.6GHz,因此并没有架构优势。
  • 13400F相比12400F P-core主频高0.1GHz,再多4个E-core,价格差不多要贵200多,虽然跑分高不少。但日常使用和游戏性能的提升并不明显。对于一般注重性价比的普通家庭用户我还是更建议用12400F,把多的预算留给显卡。
  • 12600KF同样也是6P+4E,但 P-core比13400F要高0.4GHz,这个性能差距其实还是很大,并12600KF是解锁SA电压的可以上高频内存(特别是DDR4 3600-4000),虽然12600KF价格上涨了一些,但相比13400F还是更合适,特别是对于追求高FPS的电竞玩家。
  • 13600KF就是正正经经的13代Raptor Lake架构,6P+8E,不仅核心频率更高,L2/L3缓存的性能也更好,在超频以后,游戏性能甚至跟13700K/13900K都在一个层级,即使是生产力多线程性能也是完全超越12700K的。如果你想上4080/4090,但预算又不太够,就可以选择13600KF来省钱,同时处理器性能也可以满足顶级显卡的需求。
  • 12490F和12400F全核心都是4GHz,虽然Boost频率和缓存容量好一点,但要贵100,现在还是9xx的12400F性价比更好。
  • 13490F单核心比13400 Boost高0.2GHz,但这个意义不大,P-core和E-core满载频率分别高0.1/0.2GHz,缓存配置并没变化,功耗超过100W,频率还是比不过12600K。
  • 12代/13代 i3/i5的大概性能对比,可以参看我这篇简测:
cloud liu:英特尔13代平民装机指南+华硕TUF B760M PLUS D4评测报告

i7/i9高端组

  • 13代的i7/i9都是Raptor架构,L2缓存容量和L3缓存频率都大幅提升,内存控制器性能也更好。
  • 12700K性能在生产力方面和13600K差不多,但游戏性能被吊打,而13600K便宜很多,因此12700K完全没有购买价值。
  • 13700K和12900K同为8P+8E,但13700K的5.3GHz相比12900K 4.9GHz频率更高,缓存性能更好,并且更便宜,因此12900K也完全没有购买价值。我自己就是从12900K反向升级到13700K。
  • 13700F全核心5.1 GHz也高于12900K,但目前同13700KF价差太小,购买价值不高。
  • 13790F也是中国特供版本,频率和13700F完全一样,仅仅是L3大3MB,规格和性能差别并不大,同样上这不如上13700KF。
  • 13900K 8P+16E 全核心5.5GHz,唯一问题的功耗爆炸。13900KS是从13900K特挑高频版,全核心5.6GHz,但核心意义是体质更好。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13900K是13900KS挑剩的,而13900KF则可能是集显有问题,但CPU部分体质反而还更好,因此13900KF的平均体质应该比13900K要好一点。
  • 最后,再说一点,虽然带集显都差不多要贵一百,但有时候多个集显还是比较方便,比如显卡坏掉/卖掉显卡的过渡期/或者直播用QiuckSync编码,并且最后出二手的时候,价格也更高,四舍五入根本没贵。

12代/13代的详细性能测试和分析,可以参看我之前的:

如何评价英特尔正式发布的 13 代酷睿桌面系列处理器?

散热器的选择建议

不同CPU的散热需求我在这里也简单提下,这里说的是不限制功耗,长时间也可以满载稳定工作不降频的散热需求:

  • 65W级别的i3 12100/13100 用二热管8cm/9cm散热器就压得住。
  • 12400(75W)/13400 (80W)/12600K (125W)用四热管12cm塔式可以压住,比如雅浚E3/B3,或者利民的AX120这样的级别。
  • 13600K(170W)需要入门级双塔/或者120/240水冷,比如雅浚E6或者利民PA120。
  • 13700K(250W)完全默认需要高性能的360水冷,如雅浚GA5/VK C360,如果降压将功耗控制在220W水平,一般360或者高端双塔风冷勉强可以,比如猫头鹰 D15/赛普雷V587。
  • 13900K(330W)完全默认没有任何通常方式压得住,除非压缩机或者冷水机,在降压将功耗控制在300W以内,也需要顶级360才压得住,比如VK GL360/E360还有ROG的龙王3 360。

主板品牌选择的问题

我再强调下主要观点:华硕公司整体体量大很多,RD研发和QVL兼容性验证的人员更多,和其他品牌在维持差不多规模的产品线的情况下,主板完成度和兼容性也更好,特别是BIOS功能和内存兼容性方面。

微星在BIOS功能方面接近华硕,但在兼容性特别是内存兼容性方面还是有一点的差距,而技嘉/华擎无论是在功能/兼容性,还是更新频率和支持周期上都有很明显的差距,特别是Z系列超频平台和AMD平台更是如此。由于我是业内人士,进行主板/内存批量测试华硕整体通过率更高,兼容性更好。即使有少量兼容性问题,我把内存样品发苏州后一般一周内就可以提供修正的测试BIOS给我验证,下个公开发行的BIOS也会更新修正内容。不过在相同价格,微星/技嘉的产品规格(主要是供电规格)要略高华硕,这是典型的勤来补拙。

华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比御三家便宜不了多少,同时品控也较差,但其在ITX这样的细分领域性价比还是有明显优势。

铭瑄现在号称是丐帮帮主,其在低价位有不错竞争力,我的观点是B760/H610这类不折腾平台还可以试试,在没兼容性的情况下还是不错,但Z790这种高端平台还是没能力搞定。

从我这边一年超过6位数的主板出货量统计售后率,基本是华硕<技嘉<ROG<微星=铭瑄。华硕整体的售后率最低,而ROG都是中高端产品,产品复杂度高,买的人折腾的也多,再加上相对出货量少导致统计基数小,所以比技嘉稍高的售后率也可以理解,但即使还是低于中低端出货为主的微星。

从个人喜好方面,华硕/ROG的工业设计也更在线,软件功能特别是灯光控制软件也更完善,最近奥创更新了Aura壁纸编辑器,可以让桌面壁纸,对于我这样的RGB爱好者而言,华硕/ROG也是唯一选择。

主板选择的问题

主板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1. 供电方面的规格
  2. 功能和扩展性

先说供电,主板的供电规格决定能够支持的CPU功耗,单相的能够承担的电流越高,相数越多,那能够支持的处理器功耗也就越高,但这也并不是说主板供电规格大于CPU功耗就可以,主板供电有更大余量,那单相的负载越低,温度越低,稳定性和超频性能也就越好。(上图紫色部分为供电部分,黄色为CPU供电接口)

处理器功耗超过主板承载能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主板没有做适当限制,这样会导致供电温度过高,影响稳定性并导致被动降频,另一种情况是主动设置功耗限制Power limit,将处理器功耗限制在一到两个特定功率,并且有对应的时间阈值,满载到多少秒就限制到多少W,但这样的限制会降低持续满载任务的频率从而影响性能,不过一般游戏都不是持续满载,并不会触发功耗限制,即使是限制功耗对于游戏性能影响也不大。

第二部分是功能和扩展性,功能和扩展性很大程度是由主板芯片组决定的,不同芯片组核心差别在于PCIe的规格数量,其实M.2/USB/SATA的扩展能力本质也是由PCIe决定。

  • B760在芯片组层次上相比B660的差别在于PCH下PCIe通道分配,虽然整体通道数依然为14个,从B660的10个3.0+4个4.0,升级到4个3.0+10个4.0,其实B760相比B660提升很小,对于一般用户基本没有差别,但B660和B760基本没有差价,那还是买新不买旧。
  • intel方面,H610相比B660的主要差别在于PCH下的PCIe不支持4.0,不支持RAID,最多只支持2个内存,内存其实我觉得无所谓,PCH不是4.0主要是影响到第二个扩展M.2,其实我觉得也不算太重要。
Z790相比Z690扩展性变动同B770类似,主要是将PCH的8个3.0通道升级为4.0,其实变化也不大,但Z790相比Z690同级别普遍加强了供电,优化了内存布线,使得DDR5能够上到更高频率。4槽的Z690内存频率基本7200-7400就顶头,而高端的4槽Z790基本可以上到8000。

主板具体型号的推荐

首先从低到高推荐,从H610/B760开始。H610/B760推荐首要原则是从性价比出发。

华硕PRIME H610M-A D4

首先推荐的是华硕H610M-A D4,intel更新700系列芯片组,并没有更新入门级的H610,所以H610将继续沿用。H610相比/B760/B660主要差别是没有CPU直连的PCIe 4.0的M.2,内存插槽最多只有两根。但我觉得对于预算有限的i3/i5用户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华硕H610M-A D4的供电PL是125W,其实支持12400/13400都绰绰有余,甚至支持默认的12600K都刚刚好,不会由于功耗限制造成瓶颈。其M.2扩展为PCIe 3.0 4x+2x两组,也算够用,甚至还有ARGB接口来实现灯光同步。如果你还想再便宜一点,下面还有H610M-K D4,主要是缩减为单M.2,并砍掉了ARGB接口,可按需选择。

选择“丐”的H610对于i3/i5非K用户而言,其实是更好的选择,把节约的前加到显卡甚至机箱外设,对于体验反而有更为明显的提升。

华硕TUF B760M PLUS WIFI D4

TUF GAMING系列里的重炮手凭借合适的规格和外观设计,还有相对合适的价格,一直是线上各大商城主板品类的的第一爆款(虽然现在被Z790吹雪超过……,但TUF GAMING系列还是占了京东主板品类销量TOP10的大半),华硕TUF GAMING B760M PLUS WIFI D4重炮手也延续了之前TUF GAMING系列一贯产品风格,供电进一步加强到了12+1 50A,253W的PL足够支撑13700甚至13700K,其搭配12600K/13600K也是十分的合适。

但13700/13700K默认电压很高,功耗基本都250W级别,360水冷都很难压住,在 Z690/Z790上玩家可以通过降压来降低功耗,但intel在B660/B760上通过CEP做了限制,降低电压会通过限制电流大幅降低性能,而华硕的B760最新BIOS能够通过降低微码的版本方法避开CEP的影响降低电压而不损失性能,这个功能对于B760准备上13700/13700K而言还是十分的重要。

华硕TUF GAMING B760M PLUS D4重炮手也有不带WiFi的版本,大概可以再便宜50元,各位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B760M-K和B760M-A大概比TUF B760M PLUS WIFI D4便宜200元,-K是2 DIMM+双M.2,-A是4DIMM+单M.2,但额外有2个全长PCIe 4x,供电规格也有一定缩减,考虑这个价格和规格,TUF GAMING其实性价比还好点。

如果你想更多了解华硕TUF B760M PLUS WIFI D4,可以参看我稍早的评测:

a

华硕TX GAMING B760M WIFI D4

华硕TX GAMING B760M WIFI D4在产品规格上同上面的华硕B760重炮手WIFI D4完全一样,但散热片改成金属银色,PCB的印花为天选标志性魔幻青。更重要的改变是联名天选姬的IP,主板附带天选姬的贴纸,可以贴在IO装甲上,这样二次元浓度就大大提高了。

除了天选主板,华硕也有天选外设,期待后续能有天选更多DIY产品,让玩家可以打造一套天选全家桶,将二次元拉满。B760天选D4虽然是 TUF GAMING的二次元马甲,但售价上同TUF GAMING完全相同均为1299元,并没有因为IP联名而收二次元税,首发预定还有50元优惠。如果你比较喜欢低调沉稳的军武风,那还是可以选TUF GAMING,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二次元死宅,或者喜好浅色主机,那还是入手天选主板舔舔妹子比较好。

cloud liu:i5/i7温度爆炸压不住? 华硕B760降压玩转13700K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B760小吹雪D4虽然在规格上和TUF GAMING核心规格差不多,供电提到12+1 60A,双PCIe 4.0 M.2,但其有ROG的RGB眼睛信仰加持,更大的银色散热装甲,从ROG Z690/Z790下方显卡易拆键,并且BIOS功能也更为全面一点,并且价格相比TUF GAMING仅仅贵上100,我觉得是物超所值,叫我选TUF GAMING和B760小吹雪,作为我这样的颜值党肯定选B760小吹雪D4,因此其在发布后人气很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一板难求,京东也是长期预定抢购状态。1399的相对亲民价格可以说是年轻人的第一片ROG。

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 D4

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供电从B660的12+1 60A升级到了75A,能够支持更高功耗的CPU,相对华硕TUF GAMING和B760小吹雪有一定优势。但其1399的售价相比TUF GAMING更贵,和ROG B760小吹雪同价,再考虑华硕更为完善的BIOS功能,更好的QVL内存兼容性,还有更高颜值和ROG信仰,1399相同价格我还是更为倾向选择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小吹雪。

微星的B760M迫击炮另外还有个MAX版本,主要是可以超处理器外频,但只支持12代,并且价格又更贵,如果真要超12代外频其实还不如去找ROG B660G的尾货。

B760我们主要推荐MATX版型,ATX大版的B760价格和Z790比较接近,因此大板一般建议直接上Z790。

TUF GAMING Z790-PLUS/D4

TUF GAMING Z790-PLUS有D4/D5两个版本,什么都不带的是D5,后面有D4的是D4(废话),也同样有带Wifi和不带Wifi的版本。供电规格为16+1 60A,其实应对13900K/13900KS都绰绰有余。TUF GAMING Z790-PLUS的D5版本QVL内存频率最高为7200,但实际上限一般都比QVL要高点。TUF GAMING Z790整体合适不怎么折腾的实用主义者,当然也不是不能折腾,作为Z790还是有一定的超频能力。

PRIME Z790-P大概比TUF GAMING Z790-PLUS D4官方售价便宜100,供电规格为14+1 50A,拖13900K也足够,M.2减到3个。按官方建议零售价来看,购买单品TUF Z790还是性价比更好。但线上或者线下购买整机Z790-P还是有更大的价格空间,实际还是会更便宜一些。

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吹雪

接下来就是ROG的STRIX系列,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吹雪同样也有D4和D5版本,大概比TUF GAMING Z790要贵500,供电从16+1 60A升级为16+1 70A,和B760小吹雪一样也有显卡易拆键,大面积覆盖的白色马甲和ROG信仰灯。另外D5内存的超频性能也更好,官方的支持列表可以到7800MHz的频率,可以发挥一般Adie D5的性能。而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D4吹雪则是所有D4主板的最高规格,再往上就都是只有DDR5版本。

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其实这个价位除了STRIX Z790-A吹雪,还有稍晚一点上市的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其售价相比-A大概还便宜一点。其基本套用ROG STRIX Z690-F GAMING WIFI的PCB布局和装甲设计,但其供电规格从Z690F的70A 16+1升级到了80A 16+1,内存QVL也从6600大幅提升到7800,CPU直连的M.2上还换了Z690-E的热管散热片。此外和吹雪另外一个区别是PCH下PCIe布局,吹雪是2个4x,而Z790-H则是8x,可以拆分为4+4。 STRIX Z790-A吹雪和-H怎么选,我觉得规格差别是比较次要问题,主要看看你装机准备配色就好,黑色主题就-H,白色就-A,很简单,不用纠结。

微星 MPG Z790 EDGE WIFI DDR5

微星这个价位的 MPG Z790 EDGE WIFI DDR5 虽然供电规格更高,16+1 90A,但在Z790的内存调校方面并没能维持Z690的优势,官方QVL只能到7200,明显落后ROG 7800+的水平。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是STRIX系列的最高型号,供电规格为18+1 90A,M.2的数量也扩展到5个,有1个还是支持PCIe 5.0,还有数显的Q-code除错灯。虽然官方内存QVL支持最高频率依然为7800 MHz,但PCB从前面型号的6层升级到8层,实际内存超频性能也更好。

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是比-E低一个级别,外观差不多,供电为16+1 90A,4 M.2,6层PCB。-F官方零售价比-E大概便宜300,这2个型号我还是更为推荐-E。

ROG MAXIMUS Z790 HERO

再往上就进入了MAXIMUS系列的纯血ROG领域。

ROG MAXIMUS Z790 HERO在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的8层PCB基础上,供电规格进一步提升到了20+1 90A。

同时扩展性也大大加强:CPU直出的PCIe 5.0 16x可以拆分为2个8x 5.0,最下面PCH下的8x 4.0也可以拆分为2个4x 4.0,通过自带的Hyper M.2卡再扩展出2个M.2存储。接口方面也增加了有双雷电4。(Z790 Proart也有)

由于Z790取消了FORMULA,原有FORMULA的全覆盖金属背板也下放到Z790 HERO,这样进一步加强了主板的结构强度,关于Z790 HERO更详细内容,可以参看我之前的评测文章的对应部分:

如何评价英特尔正式发布的 13 代酷睿桌面系列处理器?

ROG MAXIMUS Z790 APEX

APEX是为极致超频强化的产品:首先处理器供电升级为24相 105A,强大的供电能够让13900K/13900KS超频更为稳定。内存也改为2 DIMM,2 DIMM布线相比4 DIMM进一步优化布线,推升内存频率,体质较好的Adie在APEX,普通玩家在通常散热的情况下就可以跑出8xxx甚至9000的稳定频率,并且在高频还有很好的效能。

ROG MAXIMUS Z790 HERO和APEX最大缺点是一板难求,京东自营都只有预定抢购,而其他渠道物以稀为贵都需要加价才能买到。 在Z690时代,微星还有UNIFY系列可以跟MAXIMUS纯血分庭抗礼,但在Z790上微星的内存性能没跟上,就直接取消了UNIFY系列。

ITX组别,主要有ROG STRIX B760-I GAMING WIFI和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两者售价大概1799/3399,供电分别为8+1 80A和10+1 105A,由于空间限制均只有2组M.2。其实ITX的空间基本是体现不出Z790的扩展优势,而ITX用户也很少买i9或者会超频,其实我觉得一般买ROG STRIX B760-I GAMING WIFI就好。

华擎H610M-ITX/ac

当然如果你预算较紧,又只准备上i3/i5不带K,购买华擎的H610M-ITX/ac也可以,虽然其供电只有50A 6+1,也只有1个M.2,但也挡不住是真便宜。其上面也有B760M-ITX/D4,但其供电和扩展性也没什么实际差别,而价格又要大贵一截。

我在主板推荐部分的最后做出两个表方便各位查看对比,第一张是核心规格对比表。

第二张是CPU主板搭配推荐组合表,绿色是推荐组合,黄色是可以搭配但不太合理(不太平衡但有特殊需求也可以),白色是不推荐组合(有十分明显的性能瓶颈或者浪费)。

另外现在商家都有推出主板+CPU的组合套餐,比单独购买价钱一般要便宜一些,大家买的话可以优先购买套装。

内存选择问题

在去年的推荐,我原则上对于不是不差钱的土豪的普通用户不怎么推荐DDR5。因为当时DDR5最高只有海力士mdie,而且价格差不多要3000+,mdie即使跑到6400-6800同DDR4 4000性能也拉不开差距,游戏性能甚至半斤八两。如果是美光/三星那只有5200/5600的频率水平,性能甚至还不如DDR4。

但过了一年DDR5的频率大幅提升,Z790相比Z690也能上到更高频率,海力士Adie一般都可以轻易上到7200-7600,体质好或者加压高甚至可以到8000频率甚至更高,在高频下D5的内存延迟也可以到50ns出头的水平,相比D4差别并不大。并且金百达/光威也将D5的价格卷下来,16Gx2的Adie国内二线品牌现在也就8xx的左右,相比DDR4 4000这种高频条已经相差无几,对于中高端的Z790用户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追求品质感的高端用户即使买高贵的幻锋戟7200,也就2000不到,不再高不可攀。

但对于i3/i5 Non-K这种预算敏感性用户我们还是推荐DDR4,现在16Gx2 3600已经卷到3xx,这个绝对价格DDR5还是难以比拟的。另外对于12400/13400/13700这种非K处理器对SA电压进行了锁定,不能手动加压,那内存控制器在同步的情况下基本只能到3600频率,甚至3600都可能不稳定,因此这些处理器的用户内存买3200-3600频率就可以。而D5基本到7200才需要动SA,因此B760+nonK上DDR5在现在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另外一般来说DDR5除非是生产力需求,一般不推荐4根,在Z790 4根开XMP基本只能上到6400稳定,一般2根32GB也足够满足99%用户的需求了。

从目前公开的消息看Meteor Lake-S已经被取消,MTL很可能类似ice Lake的情况只有移动版验证工艺,究竟桌面 6个大核不够打,桌面14代还是现在的Raptor Lake继续Refresh,反正AMD Zen 4并不能给intel造成什么实质威胁。并且Raptor Lake Refresh并没有计划更新芯片组,就说目前的Z790/B760/H610还要用13-14 2代,基本还有2年的生命周期,直到24年下半年的Arrow Lake发布,因此现在买平台可以安稳的用上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大家对本文反应比较好,后面我也可以按照本文模式做一些散热/内存或者SSD相关的购买推荐内容。

二、服务器cpu天梯图

服务器CPU天梯图: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提升性能

作为一名网络管理员或者网络爱好者,你可能已经意识到服务器的处理器对性能的重要性。在选择服务器处理器时,你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性能、能耗、成本等。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服务器CPU天梯图,帮助你选购适合的处理器来提升服务器性能。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服务器CPU天梯图。它是一个以图片形式展示各类处理器性能的综合评估图表,用于比较和选择服务器处理器。这个天梯图根据不同处理器的性能和价值进行排名,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市面上各种处理器的优劣。

在选择服务器处理器时,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是否需要独立显卡、多线程支持、能耗和价格等因素。根据服务器的用途和需求,选择恰当的处理器可以帮助你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器性能。

如何使用服务器CPU天梯图

使用服务器CPU天梯图是一种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方法。首先,你需要选择服务器品牌和型号,以确定你将要购买或升级的处理器版本。然后,找到服务器CPU天梯图中的相应品牌和型号,查看其性能排名和价值评分。

天梯图通常会将每个处理器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顶级、高端、中端和入门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等级。在天梯图中,性能较高的处理器往往排在上方,而性能较低的处理器则排在下方。

同时,你还可以根据天梯图中的颜色来判断处理器性能的好坏。通常,红色表示最高性能,绿色表示性能适中,蓝色表示性能较低。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性能等级和颜色。

关于服务器处理器的一些技术术语

在选择服务器处理器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术语,如核心数、处理线程、时钟频率、缓存等。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 核心数:指处理器中的计算核心数量,多核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
  • 处理线程:处理线程是指处理器同时处理的线程数量,多线程支持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 时钟频率:指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每秒钟的工作周期数。时钟频率越高,处理器性能越好。
  • 缓存:处理器内置的缓存可以加快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速度,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在服务器CPU天梯图中,这些技术术语通常都会列出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处理器。

选择适合的服务器处理器

在选择适合的服务器处理器时,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性能、能耗、成本和扩展性等。

如果你的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任务,那么你可以选择性能较高的处理器,并且可以考虑采用多线程技术来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另外,如果你的服务器需要长时间运行,那么你可以选择性能较低但能耗较低的处理器,以降低能源成本。

此外,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合适的处理器等级。通常,顶级和高端处理器性能较高,但价格也相对较高。而入门级和中端处理器性能较低,但价格也更为适中。

最后,你还可以考虑处理器的扩展性。如果你的服务器需要频繁的升级和扩展,那么你可以选择支持更多核心和线程的处理器,以便在未来进行升级。

总结

服务器CPU天梯图是选择合适的处理器的重要工具。在选择服务器处理器时,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性能、能耗、成本和扩展性。使用服务器CPU天梯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处理器,并选择适合的性能等级和颜色。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你理解和使用服务器CPU天梯图,并选择到满足你需求的服务器处理器。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可以提升服务器的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服务器cpu天梯图2019

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2019年最新的服务器CPU天梯图,帮助您了解当前市场上各种最新服务器处理器的性能排名和特点。服务器CPU天梯图是一份权威的指南,可帮助您在购买服务器处理器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服务器CPU天梯图?

服务器CPU天梯图是根据性能和各项指标对各种服务器处理器进行排名的图表。这份天梯图可以分为单核性能、多核性能、功耗、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排名,让用户可以直观地对比各种处理器的优劣。

2019年服务器CPU天梯图排名

  • 第1名:Intel Xeon Platinum 8180
  • 第2名:AMD EPYC 7742
  • 第3名:Intel Xeon Platinum 8280
  • 第4名:AMD EPYC 7702
  • 第5名:Intel Xeon Gold 6258R

各种服务器CPU的特点

在选择服务器CPU时,不同的处理器有着不同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器。

Intel Xeon Platinum 8180:该处理器拥有出色的多核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对计算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AMD EPYC 7742:拥有卓越的多核性能和性价比,适合对性能和成本都有要求的用户。

Intel Xeon Platinum 8280:拥有较高的能效比和稳定性,在功耗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AMD EPYC 7702:性价比高,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选择。

Intel Xeon Gold 6258R:中端处理器,价格适中,性能稳定。

如何选择适合的服务器CPU?

在选择服务器CPU时,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同时也要关注处理器的性能、功耗和稳定性等因素。

如果对计算性能要求较高,可以选择性能强劲的Intel Xeon Platinum系列;如果对性价比要求较高,可以考虑AMD EPYC系列处理器;而对于功耗控制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选择Intel Xeon Gold系列。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对2019年最新的服务器CPU天梯图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处理器对于提升服务器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您在购买服务器CPU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四、服务器cpu天梯图2018

服务器CPU天梯图2018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服务器CPU的性能也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升。2018年的服务器CPU天梯图展示了当时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处理器在性能和功能方面的竞争情况,为IT专业人士和企业决策者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将对2018年的服务器CPU天梯图进行分析和解读。

Intel Xeon系列

Intel Xeon系列处理器一直是服务器领域的佼佼者,2018年推出的Xeon处理器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Xeon Platinum 8180是当时的旗舰产品,拥有22个核心和44个线程,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应用。

  • Intel Xeon Platinum 8180 - 22核心,44线程
  • Intel Xeon Gold 6154 - 18核心,36线程
  • Intel Xeon Silver 4114 - 10核心,20线程

从高端到中低端,Intel的Xeon系列产品覆盖了各种不同的需求,为企业用户提供了灵活的选择。无论是运行大型数据库应用还是虚拟化环境,Xeon处理器都能提供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

AMD EPYC系列

AMD在2017年推出了EPYC系列处理器,打破了Intel长期垄断服务器CPU市场的局面。2018年,AMD继续加大了在服务器领域的投入,推出了性能强劲的EPYC处理器,给Intel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 AMD EPYC 7601 - 32核心,64线程
  • AMD EPYC 7551 - 32核心,64线程
  • AMD EPYC 7351 - 16核心,32线程

AMD EPYC系列处理器在多核性能方面表现出色,适合于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需要大量计算资源的应用场景。其性价比较高的特点也吸引了不少企业用户的青睐。

CPU性能排名

根据2018年的服务器CPU天梯图,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厂商的处理器在性能排名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各款处理器的核心数、线程数、主频等因素决定了其在性能测试中的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器CPU产品。高端处理器性能强劲,但相应的价格也更高;中低端处理器在性能上可能略逊色,但价格更为亲民。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服务器CPU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服务器CPU厂商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加强大、节能高效的处理器产品。

不仅如此,处理器架构、制造工艺、内存支持等方面的创新也将成为未来服务器CPU发展的重要方向。用户可以期待在未来的CPU天梯图中看到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

结语

2018年的服务器CPU天梯图反映了当时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各个厂商的产品实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服务器CPU将会更加强大、多样化,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在不断努力推动服务器CPU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希望本文对您了解2018年的服务器CPU天梯图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五、求一张AMD的主板天梯图?

不用求了,没有,主板好坏一般不是谈的所谓性能,有天梯图的只有CPU和显卡,主板是没有任何天梯图的。

不管是AMD还是intel

六、hm55主板支持的cpu的天梯图?

第一代I3 I5 I7。

hm55主板支持的CPU有英特尔酷睿第一代I3 I5 I7系列的CPU,也就是后面数字是三位数的处理器:i3380/420/530/560、i5/650/750、i7/870/920等。

Intel HM55芯片组全称移动式英特尔® HM55 高速芯片组;

移动式英特尔HM55 高速芯片组是移动式英特尔5 系列芯片组家族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一个新的单芯片架构。

七、手机天梯图cpu?

1骁龙855plus:这款处理器其实也是高通的挣扎,在骁龙855处理器的基础上做出了优化,目前搭载这款处理器的手机也仅仅只有那么几款,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华硕的ROG2以及小米黑鲨2pro。

2苹果a12:a12处理器的仿生功能非常强大的。

3猎户座9820:是三星自己研发的一款处理器,其性能还是非常强悍的。

4麒麟980:麒麟芯片的主要目标是智能,让手机更智能,这是华为一直想做的事情,而事实也是如此,华为手机的功能方面的确要比很多手机都要好很多,非常适合商务办公使用,这一点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八、华为荣耀天梯图?

荣耀分为数字系列如荣耀7.8.9.10.20.30.40.50

x系列如7x.8x.9x等

v系列如v10.v20.v30.v40等其他系列的。

九、cpu天梯图手机?

1骁龙855plus:这款处理器其实也是高通的挣扎,在骁龙855处理器的基础上做出了优化,目前搭载这款处理器的手机也仅仅只有那么几款,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华硕的ROG2以及小米黑鲨2pro。

2苹果a12:a12处理器的仿生功能非常强大的。

3猎户座9820:是三星自己研发的一款处理器,其性能还是非常强悍的。

4麒麟980:麒麟芯片的主要目标是智能,让手机更智能,这是华为一直想做的事情,而事实也是如此,华为手机的功能方面的确要比很多手机都要好很多,非常适合商务办公使用,这一点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十、服务器主板

服务器主板:一台服务器的核心,功不可没的是服务器主板。它承载着服务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是服务器运行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服务器主板的重要作用及其特点。

1. 服务器主板的功能

服务器主板的功能非常强大,它承担着管理和协调服务器中各种组件的重要任务。以下是几个主要功能:

  • 连接和控制各种硬件设备:服务器主板上集成了各种接口,可以连接硬盘、内存、处理器、显卡等组件,并通过主板芯片组进行控制。
  • 数据传输和处理:服务器主板上的各种总线和芯片,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保证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性能。
  • 供电管理:服务器主板负责分配电源,保证每个组件都能得到足够的供电。
  • BIOS管理:服务器主板上的BIOS芯片负责启动服务器,提供基本的硬件支持和设置。

2. 服务器主板的特点

与普通台式电脑主板相比,服务器主板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 高性能:服务器主板通常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保证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服务器主板还能支持更高的处理器功率和内存容量,满足对性能的要求。
  • 扩展性:由于服务器的特殊需求,服务器主板通常拥有更多的扩展插槽和接口,可以支持更多的硬盘、显卡、网络卡等扩展设备。
  • 可靠性:服务器主板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它们通常配备有冗余功能,如双电源、双网卡等,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 管理功能:服务器主板通常具有丰富的管理功能,可以通过远程管理接口远程监控和管理服务器。这对于数据中心的运维人员非常重要。

3. 如何选择服务器主板

选择合适的服务器主板对于服务器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选择服务器主板的关键因素:

  1. 适配性:服务器主板必须与你的服务器型号和配置相匹配。你需要确保主板能够支持你计划使用的处理器、内存和其他硬件设备。
  2. 品质和可靠性:选择知名品牌的服务器主板,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在选择主板时,可以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建议。
  3. 功能需求:根据你的需求选择主板的功能。如果你需要大规模扩展硬盘,可以选择支持多个SAS接口的主板;如果你需要更高的处理能力,可以选择支持多处理器的主板。
  4. 管理功能:如果你需要远程管理服务器,可以选择支持IPMI或iDRAC等远程管理功能的主板。
  5. 成本考虑:服务器主板的价格各不相同,你需要根据预算考虑选择合适的主板。

4. 如何维护服务器主板

服务器主板的正常运行对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维护服务器主板的建议:

  •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服务器主板及其内部组件,确保其正常散热。
  • 注意防静电:维护服务器主板时,要注意防止静电对主板造成损害。使用防静电手腕带等防静电工具。
  • 保持通风:服务器主板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主板和其他硬件组件的散热。
  • 及时更新BIOS:定期检查服务器主板的BIOS更新,并及时进行更新以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 备份数据:定期备份服务器中的重要数据,以防止主板或其他硬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5. 服务器主板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服务器主板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潜力。以下是几个可能的趋势:

  • 更高的性能:随着处理器和内存技术的发展,服务器主板将支持更高处理能力和更大内存容量。
  • 更高的集成度:服务器主板将进一步提高各种硬件组件的集成度,减少体积和功耗。
  • 更强的管理功能:随着远程管理技术的成熟,服务器主板将提供更强大的远程管理功能,方便运维人员进行远程维护。
  • 更好的可扩展性:未来的服务器主板将支持更多的扩展接口和插槽,满足不断增长的服务器需求。

服务器主板作为服务器的核心组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服务器主板的功能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主板并进行良好的维护,将有助于保证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服务器主板将呈现出更强的性能和更好的功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服务器需求。